最近3年,全球对中国增长可持续性问题的看法发生显著转变。当欧洲遇挫、美国疲于应对住房市场供应过度时,中国成功挺过全球经济的艰难,并且似乎避免了西方遭遇的种种困难。2010年,世界坚信中国经济增长将拯救世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人据此推算出中国超过美国的那一天。
现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受到质疑,并且是有充分理由的。最近一个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7.6%,这是中国经济连续第6个季度减速。现在,中国高层官员经常谈到采取措施保持增长。最近,跨国公司的利润报告继续证实官方数据:中国在减速,并且影响重大。
由于中国的建筑热,其对工业原材料产品具有主导性影响。中国对某些初级产品需求之大值得注意,比如2011年对水泥和铁矿石的需求占到全球60%,对钢铁和铝的需求超过40%。过去几年,中国对这些产品需求强劲,许多矿业公司因此启动多年扩产项目———都是预测中国需求会继续增加。
现在,中国需求减弱,而供应在扩大,两种因素将导致价格下跌。澳大利亚首当其冲。多年来,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造就了澳大利亚的矿业繁荣,并对劳动力和住房市场产生通胀压力。许多澳大利亚矿企预期中国需求会继续增长,所以纷纷扩大生产。
虽然存在可能,但世界似乎不会每况愈下。某些领域可能没那么脆弱。中国或许不会受到投资支出大幅减速的严重冲击。社会稳定是中国领导人的头等大事,他们会动用所有资源防止经济减速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即便今后10年中国经济增速只有大约3%-5%,这样可观的增长也将带来一个显著庞大的中产阶级。
那么,有几种商品就不会像工业原材料那样受中国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农业和能源产品。中国中产阶级迅速扩大,即便GDP增长率下降,与增长伴随的是对动物蛋白和运输燃料需求的增加。习惯吃肉的家庭不太可能回归只吃米饭的窘境。同时,随着人们的出行工具从自行车变成摩托车再到汽车,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这些趋势将不会逆转。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食品和能源的高价是可以期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