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奚君羊:银行业黄金期已终结
2012-09-28 14:42: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i 阅读次数:730

  银行股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5452.3亿元,同比增长18.25%。但利润增速明显回落,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锐减,不良贷款额上升,同样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在经历连续下跌后,9月5日16只银行A股就有8只跌破净值,占比刚好一半。而银行H股比A股更早遭遇市场抛售。

  在经济持续下行背景下,尤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原有利率管制形成的稳定利差模式是否行将不复存在,中国银行业的黄金期是否已经终结,银行业转型之路应该怎么走?就此,《中国经贸聚焦》(下称CBF)记者日前专访了知名金融学者、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

  三座大山重压之下

  CBF: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同比增长超过18%,但利润增速回落,不良贷款上升,银行股也被看空,股价持续下跌,甚至跌破净值。您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奚君羊:原因主要是,其一,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周期性的回落阶段,而银行业一般被认为是周期性特征很明显的行业——在经济上行的时候,银行业绩比较好,因为企业贷款需求比较旺盛,利率也比较高,利差较大;在经济回落阶段,则恰好相反。同时,中国经济尽管回落但还处于相对强劲的增长周期,只是从高速增长回落到了中速增长。与此相一致,银行业与其周期性同步的特征表现就是:利润仍在增长,但增速在减缓。

  其二,中国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前,央行已经两次调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7月6日的第二次降息采取了非对称降息的做法,即下调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维持不变;6月8日的第一次降息还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由于各家银行都对存款利率采取了上浮的做法,这使得银行利差缩小。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利差将进一步缩小,银行原本主要依赖于利差收入形成的利润来源又将受到更大程度的挤压。

  第三方面,在2008年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大量银行贷款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在看来,当初的这种刺激力度过猛,造成目前的产能过剩,物价也一度飙涨,中央不得不采取适度的收缩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利率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在经济持续下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过度涉足的一些项目到期还款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包括债务拖欠甚至形成坏账。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明显上升,而不是那种可以忽略不计或是幅度很小的上升,这势必侵蚀一部分利润。当然,目前不良贷款的上升还未对银行利润或者经营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银行还是有利润的,利润还很高。

  总体而言,外界对于银行的利润、坏账两方面都有一定担忧,所以银行业绩被看空。此外,结合股市来说,银行股持续下跌还不单单是银行本身的问题,也存在着市场投机性选择的因素。因为银行股盘子都很大,要拉抬其股价很困难,加上现在股市不景气,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银行股上几乎只是打水漂。而中国股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主要考虑短期内的差价变化,对有一定投资价值但不温不火、不死不活的银行股就失去兴趣。

  利率市场化前景

  CBF:对于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骤您怎么理解?

  奚君羊:目前利差带来的利润大概占据银行净利的六成以上,如果再加上银行通过事实上的变相的存贷款如一些理财产品和咨询费、管理费等所获得的利润,总体上这块可能要占银行净利的七成甚至更高。

  从近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应该不会有重大的推进步骤,因为还要让银行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消化的过程,管理层也要看整个宏观经济的反应和效果到底如何。

  目前对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已经有一些放宽,再作进一步的放宽可能对银行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中国对银行业一直是严加保护的,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银行业一旦出问题,对整个经济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利率市场化到目前这个阶段,政府不会有贸然的推进措施。但从长远来看,肯定会逐步取消对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限制,未来的目标将是银行对利率实现完全自主定价。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监管层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宏观经济管理的资金价格指标。业内目前的一般判断是,未来这个指标可能就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在过渡时期,央行会考虑两方面的权衡,一是继续使用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逐步放开幅度限制,二是加大Shibor对整个银行业资金松紧程度的影响力度。最近我们也可以发现,央行连续推出天量的逆回购,可能就是试图通过加大对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影响,将Shibor作为一个资金价格的工具,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资金供求状况。

  CBF:随着经济持续下行,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是否还可能持续恶化?

  奚君羊:银行不良贷款正处于上升时期,还未见顶,还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望不再继续恶化或回落。应该说,目前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有一定的严重性,从中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近10年来的历史比较可以发现,不良资产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其比率也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还远远没有到会让银行亏损甚至倒闭的地步,因为银行在前几年利润高速增长时期已经提取了大量的坏账拨备,而且,目前银行至少还能保证3个百分点的利差,足以弥补坏账损失。

  当然,如果地方债务包括房地产贷款都出现严重问题,银行将遭遇严重困难。不过,这种最坏的情形出现的概率不大。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毕竟是有政府信用作背景的,如果地方出现严重债务问题,中央政府不会袖手旁观。也有大量可操作的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化解给银行带来的冲击,比如账期上借新还旧,剥离部分不良资产等。地方政府最后的手段还包括拍卖部分地方国企的股权。考虑到政府实际拥有的这些巨量资产,其资产负债是不会出现严重问题的,至少在资产负债表上是有足够资产可以支撑的。

  银行如何转型

  CBF:半年报数据还显示,银行中间业务增速急剧下降,且低于整体业绩增速。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应当怎么避免对于利差的过度依赖,如何进行转型?

  奚君羊:中间业务目前只是银行存贷款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和传统业务一样,中间业务也面临着类似的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增速下滑自然难免。这只不过是银行本身的一种结构性的分配,整个市场有资金供应需求,汇总到银行来,银行或者以中间业务或者以传统业务进行处理。事实上,中国银行业所谓的中间业务更多是其传统业务的附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比如管理费、咨询费,这些都是在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派生的。

  银行要进行转型,避免过度依赖存贷差,一方面,从银行自身来说,应加强创新和产品的研发能力,通过一些新的业务品种去满足市场多种金融需求,摆脱对于传统业务的过多依赖。目前银行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偏弱的,对于中间业务创新的投入远远不足,其非传统业务部门比如理财部门等的人员,对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交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远远不够。另一方面,从外部而言,要从政策层面逐步减少对于银行的过度保护。利差很大很好赚钱,银行当然就会一味地去拉存款,对银行的充分保护只会使之缺乏动力也没有必要去创新。应当逐步放松保护,让银行进行充分竞争,让它感到已经很难躺在过去那种靠稳定利差赚钱的模式上过舒适的日子,迫使它不得不去闯出一条新路。最后,还要逐步形成综合经营的金融体系格局。目前中国金融业还是以分业经营为主,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到处都是边界,创新的余地就很少。而所谓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各种金融需求与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以一种新的业务品种来满足这种需求。

  CBF: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占到了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4%。您怎么理解银行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促进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奚君羊:对促进银行之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外界所能做的余地其实很小。因为银行毕竟是企业化的经济组织,不能施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只能对银行资金向非实体性、虚拟性的经济领域转移设立一定的界限,比如贷款不能用于炒股、炒作房地产等,不能用在明显偏离实体经济的其他地方。从政府、从外部来说,对银行的影响力不是很大。实际上,目前银行资金流向主要也还是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的并不算多。

  CBF:您是否认同中国银行业的黄金期已经结束?

  奚君羊:中国银行业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周期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好比中国经济再想达到以前那样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已经不现实。银行业增速会放缓,但仍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因为政府对银行还有足够的保护,这种保护将逐步消除,但不会一下子取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的平均利润水平还会比其他一般的工商企业要高。换言之,银行股还是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