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面临周期和结构的双重压力,改革已是共识但尚未成共举。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一系列冲击和变革,一种向死而生的涅槃。
中国银行业面临“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双重的冲击。金融脱媒的典型表现,是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目前已持续低于50%。越来越多的社会融资活动游离于银行之外。技术脱媒的典型表现,是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在实质上发挥着金融机构的功能。
中国金融机构还面临“三座大山”。第一座是资本监管要求不断强化,和资本补充渠道不断枯竭的矛盾。第二座是不良资产反弹压力持续,和财务回报能力不断弱化的矛盾。第三座是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提速,和金融创新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矛盾。
中国金融业将在脱媒和压力下被迫转型,这种转型的特征大致如下。
特征之一是资本补充变得日益重要。考虑到境内外资金价格差异巨大,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存,因此境外投资者有可能重新在银行资本筹措中发挥作用。
特征之二是金融控股平台的重要性上升。银行业面临的多重压力,迫使银行将其资产重新摆布。一种摆布是将资产在银行和非银行之间进行摆布,另一种摆布是将资产在表内和表外之间进行摆布。
特征之三是资产管理日益重要,但由于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迫使金融机构,尤其是加入到该领域的券商和基金公司,不断摸索前行。
特征之四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交易账户占比逐步上升,近期则可能是短融、中票逐步替代贷款;结构性理财产品逐步替代传统储蓄类产品;流动性管理逐步替代贷存比。银行的资产负债和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明显提高。
特征之五是银行公司业务的变迁。大型企业的金融化,使其具有相对丰富的金融专业技能,和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银行而言,为这些大客户提供简单的存贷结业务日益困难,而银行转型为大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同时,却也面临其客户逐步成为其潜在竞争对手的困惑。
特征之六是金融同业往来日益重要。这考验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协同能力、渠道运用能力,并可能推动银行更为重视金融控股和混业。
特征之七是银行结算业务受到侵蚀。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和第三方支付的日益壮大,银行在小额结算和收单市场领域将承受冲击。
特征之八是银行个金业务必须适应客户的变化。未来物理网点仍有其提供面对面和非标金融服务的优势,但客户的虚拟化,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碎片化和及时化日益上升。以手机/Pad和个人PC为主要手段的个人手持终端,以及以智能电视为主要手段的家庭接入终端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特征之九是创新将成为银行生存之本。如果利率市场化提速,那么银行将首先在存款领域陆续创新,其次在贷款方式上逐步创新,使贷存比逐步上升,利差在波动中收缩,最终将导致银行日益重视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
特征之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界限,本土银行和海外分支机构及外资银行之间的地域界限日益模糊化。金融服务在业务和时空上的关联性、复杂性日益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