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导读 |
|
 |
| 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时代
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联合国全球食物通胀指数上涨40%,预计一以后两年还会有持续上涨的趋势。仅以粮食为例,2008年以来,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8.4%、大豆上涨9.92%、小麦上涨11.64%、大米上涨15.13%、橄榄油上涨10.4%。美国、欧盟自不必说,即使日本这个通常被认为是长期经历通货紧缩的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
据日本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创2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日本银行披露,2008年1月涵盖16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价格的指数比去年同期大幅跳升44.4%。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这个多年与通货紧缩为伍的国家,也正在“弃紧缩而追通胀”。
然而问题是不仅美国、欧盟和日本这全球三大经济体都对通货膨胀“感冒”,在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突出,甚至一向默默无闻的非洲国家此时也不甘寂寞。即便是一些对经济管控较为成功的国家,通货膨胀也时时成为政府面对的头疼问题。墨西哥以及印度都曾出现过因小麦供应短缺而造成的居民抗争。通货膨胀难题正在考问每个政府的应对能力,人类无法回避地进入了一个全球通货膨胀的时代。
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熟知非真知。”可见平时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东西,其实就其本身而言我们却未必真的知道。即使是知道恐怕也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按照此乖种命题推理的话,今日我们所“熟知”的通货膨胀,大家又有多少能“真知”呢?下面我们将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与你一同“真知”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其实是一个经济学的专有名词,是指一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一般来讲,通货膨胀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则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结果。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则是两经济体之间的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至于两者的相关性经济学上仍存有争议.....
|
|
|